──2012年8月20日在荆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
荆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李锏
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秘书长、各位委员:
受市人民政府委托,向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报告关于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,请予审议。
一、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
今年以来,全市上下高举“中国农谷”旗帜,紧紧围绕实现荆门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,努力克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,主动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,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,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、调整加快、民生改善的良好势头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.02亿元,占年计划的45.5%,同比增长12.8%。其中,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分别增长4.3%、17.2%、8.9%。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指标,除规模工业增加值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外贸出口外,均实现了过半目标。
(一)农业生产形势良好。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.73亿元,同比增长4.5%。“两夏”作物喜获丰收,实现夏粮总产48.87万吨,同比增长5.1%;油菜总产26.36万吨,同比增长3.6%。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,全市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1400处,完成投资16.78亿元,新增蓄水能力4亿立方米,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2万亩。农产品加工“四个一批”工程深入推进,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83家,比去年同期增加18家,实现加工产值346.23亿元,同比增长32%。“中国农谷”建设高点起步。中国农谷品牌和政策效应进一步彰显,我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省唯一整市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。中国农谷规划编制全面启动,农谷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正抓紧修订完善。屈家岭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(农谷)管理委员会和湖北屈家岭经济开发区先后获批成立,湖北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运营。农谷大道、月湖度假村、风情一条街等项目进展顺利。隆平高科、湖北凯瑞农谷马铃薯产业科技园先后落户荆门。傅廷栋、张启发、陈焕春院士分别在我市建立了“院士专家工作站”。
(二)工业经济逆势而进。扎实开展“三千”活动,出台帮扶企业的六条措施,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252.26亿元,占年计划的43%,同比增长18.6%。重点企业支撑明显,全市重点调度“50强”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1亿元,同比增长21%;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92家,同比增加49家。县域工业发展势头良好,参加全省考核的四个县域工业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04.7亿元,同比增长24.8%。园区建设全面提速,“一核六片十五园”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.7亿元,其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.61亿元,同比增长76%;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13.65亿元,同比增长25.98%;汇源生态产业园、华晟(荆门)绿色科技产业园、华工科技、腾邦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园区。
(三)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.65亿元,占年计划的40.9%,同比增长15.8%。掇刀省级现代服务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,星球商业中心、上海商贸城及人民电器鑫港物流园建设加快,东宝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12个“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”区之一。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,长寿文化产业园长寿论坛中心、沙洋生态农业体验风情园、马河青林寨红叶古堡景区等旅游重点项目加快推进;武荆高速京山连接线、襄荆高速沙洋连接线(五洋公路)、农谷大道、荆新一级公路等省生态景观三期工程项目进展顺利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油菜花旅游节、首届鄂中微旅游博览会暨5?19中国旅游日等活动。上半年,全市共接待游客788.27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39.74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8.7%和44.4%。市场主体快速发展,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2549户、注册资本(金)44.6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41.4%、31.1%,增速均高于同期14个百分点以上。
(四)投资保持较快增长。在“项目建设年”和“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”活动的推动下,全市项目建设进展较快。上半年,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9.56亿元,占年计划的58%,同比增长34.7%。213个在建亿元项目完成投资228.5亿元,同比增长41.9%,其中,5-10亿项目32个,10亿以上项目25个,同比分别增加6个。50个市重点项目开工39个,开工率为78%,大峪口扩产改造、天茂碳四制丙烯、中石化柴油升级改造、格林美废渣废泥资源化利用、西高电气等项目已竣工。中石化1000万吨扩能改造、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、荆门港石牌核心港区、国电长源荆门热电厂四期等项目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。
(五)循环经济扎实推进。荆门化工、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、荆襄磷化等三大特色循环产业园区发展进一步加快,化工循环产业园升格为省级园区,格林美公司成为全国9个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之一,我市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。节能减排成效明显,全市共开工建设循环经济重点项目104个,占年计划的86.7%,完成投资64.24亿元,占年计划58.4%,实施重点节能项目57个,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.75%,化学需氧量、氨氮和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计分别下降3.11%、2.67%、9.24%和7.16%。
(六)“两化”建设加快推进。漳河新区建设全面启动。城建集团正式挂牌运营,8亿元城投债成功发行。政务中心、漳河大道、关公大道等项目顺利实施。实施城市管理三年行动计划,启动网格化社会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管理,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。京山、沙洋和钟祥城区扩容提质步伐加快。大力培育镇级市、中心镇和特色镇,宋河、后港、胡集、易家岭四个镇级市试点工作稳步推进,后港镇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。“三村”改造力度加大,农民新社区加快推进,41个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完成投资3868万元,建成2328户;农村危房改造完成投资3484万元。创新土地流转机制,启动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四项改革,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45万亩。
(七)财政金融运行平稳。上半年,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58.16亿元,同比增长6.7%。其中,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7.91亿元,占年计划的61.2%,可比增长20.8%。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、贷款余额为895.13亿元和404.60亿元,分别比年初增加109.27亿元和40.25亿元。全市新成立1家村镇银行和3家贷款公司。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平台――荆门金融网建设正式启动,京山“中国农谷惠农创业贷”试点受省政府肯定。“区域集优债融资”试点城市申报、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申报发行工作有序推进。
(八)改革开放深入推进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,启动了新一轮流程再造工作,全面推行行政审批“四最四零”服务,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已由365项减少到190项,减少48%。医改五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,钟祥市、掇刀区被评为全省医改工作先进单位,钟祥市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公立试点医院各项改革稳步推进,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面实施,实现了基层全覆盖。进一步理顺招商体制机制,新成立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新材料、光电子与循环经济、体育用品和食品医药等5个产业招商分局,举办北京产业对接会、参加湖北台湾周活动。上半年,全市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5166万美元,占年计划的72.6%,同比增长66.5%;利用市外境内资金项目455个,同比增加88个,引资额287.67亿元,同比增长81%。
(九)社会民生有效改善。上半年,城镇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9051元,占年计划的52.1%,同比增长14.4%;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387元,占年计划的58.3%,同比增长18%。政府10件实事办理进展顺利,部分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,其中,三水厂管道取水工程铺设管道16000米,占总工程量的78.4%,累计完成投资3750万元;新建通村公路、丰产仓发放超额完成目标任务;通源、东山、苏畈桥市场改造已竣工或基本竣工,翠竹园、果园、十里牌市场已开工改建。就业工作顺利推进,我市荣获“全国创业先进城市”称号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.9万人,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128人,分别完成年计划的65.6%和61.3%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.1%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,城乡低保、医疗救助、临时救助实现全覆盖;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建设7334套,竣工2197套,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全面启动。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,全市城乡四级行政便民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8.8%,改造完成村级服务社区140家。回顾上半年的工作,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是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,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增多,部分经济指标与年初确定的目标要求有一定的差距。主要表现在:一是经济增速有所放缓。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影响,当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趋缓。特别是规模工业增加值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出口指标分别欠计划进度7个、9.1个、12.2个百分点。二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。投资方面,新开工项目不足,全市新开工项目比去年同期减少79个,50个市重点项目还有11个未开工;部分项目受拆迁、土地、规划、环评等因素的影响进展缓慢。消费方面,汽车、家电等消费热点明显降温,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51.9%,加之居民消费预期不断减弱,短期提振消费难度加大。出口方面,上半年全市出口1.7亿美元,同比增长0.1%,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3个百分点,其中农副产品和纺织服装分别同比下降16%、13.1%。三是企业效益有所下降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同比下降0.62个百分点,亏损企业达61家,同比增加5家,亏损企业亏损额8.4亿元,同比增长74.6%。四是要素供给持续偏紧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,项目用地瓶颈制约仍然突出,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,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。尽管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,但随着美、日经济温和复苏,新兴经济体下行趋势放缓,中央采取降息、结构性减税、鼓励民间投资、刺激消费等一系列“稳增长”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,市场向好预期进一步增强;同时,中部崛起战略、长江中游城市群、“一元多层次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我省将面临跨越发展的“黄金十年”,为荆门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;特别是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阶段,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步提高,潜能不断释放,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以及“中国农谷”上升为省级战略,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实施,全市上下形成了抓发展促跨越的浓厚气场和氛围,这些都为荆门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因此,只要我们统一思想,坚定信心,就一定能够化挑战为机遇、变压力为动力,年初确定的各项计划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。
二、下半年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
下半年是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段,我们将按照年初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的要求,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,攻坚克难,狠抓落实,全力确保完成全年各项计划目标任务。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:
(一)加快推进“中国农谷”建设。高标准完成各类重要规划编制,加快中国农谷核心区总体规划、旅游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,确定各县(市、区)点、线、片建设计划,构建完善的中国农谷规划体系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重点抓好水利、交通、电力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农谷大道配套工程、汉东引水、梭墩水库扩建、汉江干堤整险加固等项目推进工作。加快农谷产业发展,加强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,加快推进联想控股、广州奈美、中兴通讯等在谈重大产业项目落地,加快隆平高科种业基地、湖北省中华文化创作交流基地等项目建设,尽快启动屈家岭文化遗址公园项目建设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,出台院士配套服务政策,争取今年引进更多涉农院士支持农谷建设;组建省农科院农谷分院、荆楚理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及中国农大新洋丰培训学校;加强与美国纳帕郡的人才、技术交流与合作。加强农谷品牌宣传,争取尽早注册“中国农谷”商标,高标准筹备好首届中国农谷论坛,加大新闻媒体对中国农谷的宣传、推介力度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,加强田间管理,抓好防汛抗旱、病虫防治,确保粮食增产1亿斤,实现“九年增”;加强农田水利建设,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;加快农产品加工“四个一批”建设,加快百亿企业培植步伐,力争今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00亿元;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,确保农民收入增长14%。
(二)全力保障工业经济发展。一是全面推进园区建设。加大园区投入,进一步做好园区规划,加强资金调度和整合,支持园区基础设施、孵化平台、服务平台建设,提高园区产业承载力。加快产业聚集,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,延长产业链,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。加快园区431个在建项目建设,确保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目标。加大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力度,确保进入第二批创建国家高新区审核名单。二是着力破解要素瓶颈。加强用地管理,科学统筹,积极争取指标,做好增减挂钩,强化投资强度,保障项目用地需求。加强就业和用工指导服务,健全用工交流对接服务平台,分类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,有序组织各类招聘活动,搞好劳动力供需对接。加快建设荆门金融网,积极推动“银企对接”常态化,扎实开展财政性资金存贷增量挂钩试点、出台新增贷款目标奖励办法等政策,鼓励、引导金融部门创新服务,确保全年新增贷款70亿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与融资步伐,力争凯龙IPO顺利过会。加快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、中国农谷集优债的申报发行。三是全力帮扶企业渡过难关。继续深入推进“三千”活动和“项目建设百日大会战”,全力以赴建项目、保企业、抓帮扶、强服务。切实落实市政府关于帮扶企业的六条措施,鼓励企业扩大销售,加大财税、金融支持力度,减轻企业负担,优化发展环境。支持企业抓技改、强管理、促营销、增效益,提高核心竞争力。大力推进企业成长工程,切实抓好“小进规”、“小进限”工作,力争完成年度目标。
(三)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。一是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。加快特色园区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,荆襄磷化循环产业园围绕磷石膏、低品位磷矿等资源综合利用,化工循环产业园围绕碳四资源精深加工,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循环产业园围绕“城市矿产”示范基地申报,加快实施中石化乙苯-苯乙烯、玉皇化工聚苯乙烯、城市矿产交易中心等12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。加快发展城市循环经济,加大城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,争创国家再生能源示范城市。加快推进节能减排,重点抓好金龙泉集团燃煤锅炉改造等57个重点节能项目和大峪口公司废水回用等33个减排项目建设,确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。二是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。以国家启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契机,组织编制老工业区调整改造方案,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,推动葛洲坝水泥厂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、兼并重组、扩产提能,进一步做大做强。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。着力打造航空产业、生物农业、资源循环利用三大产业基地,推进中航荆门航空新城、百盟生物医药产业园、蓝诺环保科技装备等项目建设。四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。积极推进掇刀省级“现代服务业示范区”建设和东宝省级“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”工作,加快李宁(荆门)物流园、众诚物流、东方百货冷链物流等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,以加快建设掇刀物流产业园区和城东现代物流园区为重点,加快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生产性现代物流基地。五是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。积极做好明显陵-漳河、大洪山、纪山楚文化旅游区三大核心景区控制性规划编制,配合做好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编制。加快推进交通沿线生态景观三期工程建设,启动实施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,加快漳河风景区环库(水陆)自行车风景道、沙洋四季花开农业生态风情体验园、大洪山陈湾温泉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。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400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达到69亿元。
(四)突出抓好项目建设。一是抓好项目落地开工。重点针对未落地开工的省、市重点项目,“光彩事业荆门行”项目,加大跟踪力度,查找原因,分类制定推进措施,促使项目尽快开工。确保中集宏图能源装备生产基地二期、华工科技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。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对照亿元项目建设年度投资计划,强化专班服务,督促和协调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,不断扩大实物投资量,确保财富农业科技园、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循环产业园、华能热电联产、绿辰华顿甲醇汽(柴)油、市一医南城区医院等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。三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。落实市政府《关于进一步做好争取项目资金工作的意见》,细化责任目标、严格考评奖惩,强化措施,确保石化1000万吨扩能改造、国电长源荆门热电厂四期扩建、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、荆门港石牌核心港区、荆门路口电站、荆沙铁路线改造等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,确保今年争取项目资金总量高于上年实际到位额度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以9个产业招商分局为平台,整合政府驻外机构力量,严格落实“五个一”工作制度,实行“以奖代补”的考核奖惩机制,突出抓好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,全面掀起招商引资工作的高潮。五是加大项目策划储备力度。围绕国家“稳增长”措施及中央、省重点支持领域,重新策划和包装一批重大项目,加快项目前期推进;加强专项培训,提高项目策划包装质量和申报成功率。
(五)加快推进“两化”建设。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突破口,加快建设以中心城区为龙头,钟祥、京山、沙洋3个县级城市为支撑,胡集、后港、宋河、屈家岭4个镇域小城市以及多个中心镇、新农村示范点为节点的结构合理、布局科学、特色鲜明的鄂中城市群发展格局。一是着力抓好新区发展。高水平规划、高标准设计、高质量建设漳河新区、京山温泉新区和钟祥的“四大片区”、屈家岭的风情小镇等。坚持规划先行,完成各新区总体规划、漳河“三圈”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,启动各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漳河新区着力抓好漳河大道、双喜大道、市级政务中心、双喜社区还建工程等项目建设,启动凤凰湖湿地公园、天鹅小区等工程建设,做好中心城区“五湖连通”工程前期工作。强化产业支撑,按照各新区功能定位,做好产业布局和谋划,漳河新区和京山温泉新区重点谋划和引进一批高端现代服务业、现代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项目。二是扎实推进“两转”改革。大力推广荆钟、彭墩等村迁村腾地经验,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转移,力争今年转移农民9万人,城镇化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。加强顶层设计,做好村镇建设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等城乡规划;加强新型社区建设,注重社区规模、标准和产业支撑;加强土地规模经营,探索多种流转模式、优化种植结构,加快流转步伐;加强农民培训,整合各种培训资源,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成功率。三是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。在全市开展“秀美家园”建设行动,大力实施城市管理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推进网格化社会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管理;扎实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,继续做好“拆违控违”工作,确保违法建筑“零增加”;重点加强207国道、荆新线、皂当线及武荆、襄荆高速(荆门段)等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带的环境综合整治,打造新亮点。
(六)全面发展社会民生事业。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。继续推进全民创业,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,全面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政策,实施就业援助制度,力争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.4万人,扶持5000人创业,带动就业2万人。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,确保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社会救助、住房保障实现“全覆盖”。加大医改工作力度,扎实推进省政府下达我市的41项医改工作任务,全面总结掇刀区试点经验,积极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,加快村卫生室“达标”建设。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力度,认真落实住房保障工作考核问责暂行办法,加强信息公开,保证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。三是大力发展其他社会事业。全力以赴地办好政府“十件实事”,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在文化、教育、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努力做好对口支援新疆精河县工作。
(七)狠抓各项工作落实。深入开展“喜迎十八大、争创新业绩”主题实践活动,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在推动中心工作、履行岗位职责、服务人民群众中创新思路,提振精神,转变作风,建立领导负责和专人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,推进各项工作方案化、具体化和项目化,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执行力。落实“四最四零”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提高项目审批效率,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。加强重点专项工作责任状的跟踪督查、动态监控、定期通报,确保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落实。
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秘书长、各位委员,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,是立足新起点,高举“中国农谷旗帜”,实现跨越式崛起的重要一年。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的监督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,克难奋进,狠抓落实,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矛盾,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,以优异的成绩,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!